行业动态

聚焦绿美生态建设 科学提升林分质量

      今年,广东省林业局提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其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是绿美广东六大行动的重中之重,排在首位。广东省森林资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如何体现精准?
  说到森林质量,就必须了解“林分”这一概念,只有高质量的林分,才有高质量的森林。林分,是指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森林的养护与开发,广东省有序推进林业建设,森林资源日益丰富,但林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当前来看,广东省现有林分主要有松材线虫危害严重、桉树种植分布不合理、存在大面积的次生乔木疏林和次生灌木林、粤北山地石漠化、次生乔木林退化,以及人造林缺乏抚育管理等问题。
  上述低质低效林分形成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种:一是人工林低质林分,造林树种选择不当、苗木质量差、造林时间不当、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缺乏抚育管理;二是次生林低质林分,在外因如采伐、开垦、火烧、病虫害、干旱、水涝等原因的作用下,再加上各种人为活动,原来的群落由比较高级的阶段向低级阶段退化。
  那么,当前条件下,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精准划分林分类型。构建大面积森林景观斑块,培育稳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在5000—1万亩的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治理,针对现有林地情况,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补则补、宜抚则抚、宜封则封、宜留则留,营建大面积、林相优美的森林群落斑块。
  第二、精准选择树种。以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为参考,以重建地带性森林群落为导向,根据不同区域选择相应的建群树种和配置树种,在建群树种或者优势树种选择上一定要注重树种的珍贵性、通直度,能成长为高大的上层乔木,同时配置一些辅助树种或者带有景观效果和地方特色的树种。
  第三、精准配置树种。高大乔木(上层乔木)比例不超过50%,中乔木比例在30%左右,小乔木比例在20%左右。高大乔木比例过高,群落演替到一定程度上林冠层会形成封闭,中小乔木因而得不到阳光而死亡,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很难形成复层林。
  第四、精准实施混交。造林上普遍都是株间或者行间随机混交,实际上很容易高大乔木和高大乔木种在一起,或者中小乔木和中小乔木种在一起,相同生态位的树种种在一起,个体之间造成激烈竞争。分组随机混交是模拟自然混交方式,实现复层混交林最有效方法。以每亩地设计的苗木为一组,按设计比例组配苗木,工人以组为单位挑苗上山造林,随机种植,同时相同树种的苗木不相邻,实现小群落、大混交。
  第五、精准使用良种,培育壮苗。从2000年起,广东省林业局组织省市科研院所组建了乡土阔叶树种选育协作组,开展了广东省大规模乡土树种良种选育,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优良基因资源,包括红锥、樟树、楠木、木荷、枫香、火力楠、乐昌含笑、灰木莲等重要的造林树种,在广东省的江门恩平、肇庆四会、韶关乐昌建立了国家级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在清远的英德、肇庆四会、云浮水台林场、茂名信宜林科所建了一批专门生产阔叶树良种的种子园。依托现有的良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要培育和推广使用良种,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优化提供高质量高规格苗木。
  第六、精准测定土壤,推广配方施肥。2020年广东省林业局立项“林地土壤调查”项目,完成全省林地土壤普查工作,已基本摸清全省林地土壤基本属性分布。广东省已建立了首个南方红壤区域森林土壤标本库,制作并保存土壤标本约14万份、典型土壤剖面整段标本约300段、剖面摄影标本约1万幅、样点环境图片约4万幅、采样环境与过程视频约1万条。这些工作为精准配方施肥,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等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第七、建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标准体系: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2000年开始先后承担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和“十二五”国家攻关项目开始,长期开展森林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建立了南方主要乡土树种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次生林经营技术标准,建立了南方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引入物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次生林经营技术标准化体系。
  总而言之,提升广东省林分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要用系统、科学、精准的方法,把握土壤、种苗、施肥等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锲而不舍地干下去。

Copyright © 2016 广州沛森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61971号